近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 “璀璨非遺 永續傳承——2022四川非遺年度人物暨非遺保護傳承優秀案例發布儀式” 在成都舉行。
活動現場揭曉了2022年十位非遺年度人物以及四大類別的非遺保護傳承優秀案例。其中,白玉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推送的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藏族鍛銅技藝) 獲評2022四川非遺項目保護實踐優秀案例。
壯美的金沙江貫穿白玉縣,三條支流自巍峨的冰川奔流而下,白玉縣作為“川藏南北線”的國道317和318之間鑲嵌著的一塊“美玉”,得益于時代發展,終于向世人揭開其神秘面紗,河坡鍛造、門薩唐卡、燈龍鍋莊...一系列非遺震撼了世界。
鐵錘敲響古老樂章,傳頌著對非遺技藝的謙恭;身旁篝火冉冉升起,照映出對世間萬物的虔誠。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玉藏族金屬鍛造技藝,指以金、銀、銅、鐵等金屬為原料,輔以木料、動物皮毛等原料,進行生產、加工,制作成各種器具的手工技藝,其生產和發展已有數百年歷史。主要生產加工刀具、佛具、馬具、生活飾品和生活用品等五大品類,器型美觀實用、制作工藝精湛、紋飾意味考究,充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審美追求,也是漢藏文化交流歷史的實物力證。
近年來,白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藏族金工技藝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大力建立健全制作技藝、圖符特點、歷史起源、手工形態、文化生態以及未來發展的傳承發展體系,讓本土民間藝術在更廣闊的的舞臺、市場上“活”起來。
在進行白玉河坡手造城總體規劃期間,晟景團隊以“多元融合,創新發展” 為引領,確立文旅搭臺,產業唱戲、產城融合的產業目標,以河坡民族手工藝產業作為核心,規劃建設藏族金工博物館、文化演藝中心、非遺傳習培訓中心、文化產權交易中心、非遺主題商店等重點項目,塑造“河坡手造城”文旅品牌,將其打造成集工藝體驗、文化旅游、康養休閑、特色商業、產業孵化、非遺傳習等功能于一體的河坡民族手工藝非遺文旅融合示范園區,助力河坡手造城成為白玉全域旅游核心引擎。
通過提取河坡文化元素,結合藏族金屬鍛造技藝,共同融入到規劃設計之中,對河坡手造城土地利用規劃、旅游文創商品規劃、游覽線路設計、綠地景觀規劃、建筑風貌規劃、交通體系規劃、住宿餐飲設施規劃、VI系統規劃等提出相應的策劃方案,營造出河坡手造城濃郁的場景氛圍, 為藏族金屬鍛造技藝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展示窗口,承載其悠久歷史,傳承偉大的工匠精神。
未來白玉河坡手造城,將作為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效益最強的產業載體,大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特色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與蓬勃發展,盡顯其魅力價值。
| 素材來源:晟景文旅,網絡
|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
| 素材來源:網絡
|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