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1日訊 四川省近日發布《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設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為《方案》),以持續打造“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金字招牌,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方案》聚焦巴蜀文化特色底蘊和文旅資源核心價值,將四川省21個市(州)中的156個縣(市、區)(區劃面積共計43.1萬平方公里、占全省88.7%,文旅資源總量超過21.6萬處、占全省88%,區域旅游總收入超過1萬億元、占全省91.8%)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高度整合提煉,通過深化品牌內涵、豐富產品供給、開拓精品路線、加快項目建設、大力營銷推廣等措施,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熊貓、大香格里拉、大貢嘎、大竹海、大灌區、大蜀道、大遺址、大草原等“十大”文旅品牌。
為支撐“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文旅總品牌,2022年,四川將基本構建起“4+4+2”的品牌體系,建成大九寨、大峨眉、大熊貓、大遺址世界級文旅品牌;建成大香格里拉、大貢嘎、大竹海、大蜀道國家級文旅品牌;建成大灌區、大草原區域特色文旅品牌。《方案》提出,為全力支持品牌打造,將著力實踐深化品牌內涵、豐富產品供給、開拓精品線路、加快項目建設、大力營銷推廣五大主要任務,并通過完善推進機制、加強政策保障、強化人才支撐等方法共同推進“十大”文旅品牌的建設工作。
深化品牌內涵
大九寨注重深化“童話世界·人間仙境”品牌形象,建成單一觀光景區向全域旅游目的地轉變的樣板、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的典范。大峨眉注重提升“佛國仙山、東坡故里、禪茶圣地”品牌形象,建成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高地、中華禪茶康養旅游目的地、國際文旅博覽會議會展首選地。大熊貓注重優化“探尋熊貓家園,樂享川人生活”品牌形象,建成世界瀕危動物保護與科技創新示范高地,人與動物、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典范,世界生態價值實現、生態教育展示的樣板。大遺址注重強化“文明之源、古蜀奇跡”品牌形象,建成世界古文明研究高地,世界一流、四季多元、宜游宜居的國際山地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大香格里拉注重塑造“高原秘境、自駕天堂”品牌形象,打造世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我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示范區、中國生態旅游發展新高地、國際知名的自然生態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大貢嘎注重塑造“世界云端秘境、東方戶外天堂”品牌形象,建成世界戶外登山探險圣地、世界極高山山地生態旅游典范和中國藏彝民族文化走廊重要展示窗口。大竹海注重塑造“碧波萬頃、蜀南清韻”品牌形象,打造竹文化和生態價值轉化的典范,竹文化旅游產業全方位、全鏈條發展的樣本,國際竹生態文化旅游勝地。大蜀道注重塑造“關山驛路、天險蜀道”品牌形象,建成秦巴山片區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示范走廊和中國南、北陸上絲綢之路的連接紐帶。大灌區注重培育“水潤天府、詩畫田園”品牌形象,打造水利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典范、農耕文明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樣本、彰顯天府文化的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大草原注重塑造“中國最美濕地草原”品牌形象,建設黃河上游生態文明和民族團結進步高地、國際高原濕地草原生態旅游目的地。
豐富產品供給
突出系統謀劃、鮮明主題特色,大力豐富“十大”文旅品牌產品供給。大九寨品牌重點依托九寨溝、黃龍,發展世界遺產觀光、雪山草原生態觀光休閑和藏羌文化體驗產品。大峨眉品牌重點依托峨眉山、瓦屋山、三蘇祠,發展世界遺產觀光度假、佛禪文化和東坡文化體驗產品。大熊貓品牌重點依托臥龍、碧峰峽、唐家河,發展生態文化體驗、教育科普和休閑度假產品。大遺址品牌重點依托三星堆、羅家壩,發展古蜀和古巴文化體驗、研學產品。大香格里拉品牌重點依托稻城亞丁、瀘沽湖,發展高原生態觀光、康巴文化和摩梭風情體驗產品。大貢嘎品牌重點依托海螺溝、木格措,發展山地戶外運動、休閑度假產品。大竹海品牌重點依托蜀南竹海、沐川竹海,發展竹文化體驗、竹生態度假和竹美食體驗產品。大蜀道品牌重點依托劍門蜀道、閬中古城,發展蜀道文化體驗和大巴山生態康養產品。大灌區品牌重點依托都江堰、東風堰,發展水利文化研學、天府農耕文化體驗和天府田園度假產品。大草原品牌重點依托川西北大草原,發展草原生態休閑、民族文化體驗產品。
開拓精品線路
構建“7+72+N”的“十大”文旅品牌精品線路體系。聯合周邊省(區、市)重點打造巴蜀文化之旅、大熊貓國家公園之旅、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之旅、中國大香格里拉之旅、竹海丹霞之旅、蜀道文化之旅、黃河探源文化之旅等7條國家級文旅精品線路。聯動推出大九寨世界遺產國際旅游線、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遺產觀光旅游線、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線、環亞丁原生態秘境觀光旅游線、大貢嘎國際生態精品旅游環線、竹文化體驗旅游線、水利文化研學體驗旅游線、蜀道三國文化體驗旅游線、古蜀文明尋蹤旅游線、最美濕地草原落地自駕旅游線等72條精品主題線路。細分消費者市場群體,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群體,推出“N”條主題類、定制型的多日游、特色游精品線路。
加快項目建設
建設“十大”文旅品牌項目庫,重點策劃包裝招引一批標志性、示范性、引領性的重大文旅項目,爭取納入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開工、建成投用。
充分運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成果,培育一批高品質大景區,力爭每個品牌至少有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大力推進曾家山、巴山云頂、中國死海等14個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福寶、觀音湖等52個度假區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蜀南竹海、瀘沽湖等19個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趙化古鎮、神仙池等31個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達古冰山、蓮寶葉則等14個旅游區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虎牙、彝海等20個旅游區創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
積極推進文化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點新建、提升古蜀文化遺址博物館、巴文化遺址博物館等55個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10個考古遺址公園,四川省文化旅游中心等4個文藝展演劇場,眉山青神竹編體驗基地等25個非遺傳承體驗基地。完善旅游廁所、旅游標識標牌、自駕車營地、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務設施,提高旅游公共服務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完善“飛機+高鐵+高速+景區道路”立體化綜合旅游交通網絡,推進城市交通站點與景區無縫對接,進一步提升可達性和便捷性。加強國道、省道、區域農村公路沿線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建設,打造一批旅游風景道、旅游公路,進一步擴大“慢游”旅游交通網絡的覆蓋范圍。
大力營銷推廣
著力構建全省文旅宣傳推廣大格局。在“智游天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開設“十大”文旅品牌專區。結合巴蜀文旅全球推廣計劃、中國(四川)大熊貓文化旅游周、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和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等活動,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推廣“十大”文旅品牌。
實施全媒體營銷。整合廣播、電視、網站、音像、電影、出版、報紙、雜志等各類媒介宣傳優勢,運用5G、超高清顯示、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交互式頁面、沉浸式高新視頻等新技術,通過微博、微信、短視頻、手游、動畫、網絡直播等手段,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精準、高效、全面的“十大”文旅品牌宣傳營銷體系。
創作文藝精品。實施主題文藝精品創作計劃,鼓勵支持國內外優秀藝術家、頂尖設計師和藝術制作公司,創作一批緊扣“十大”文旅品牌的舞臺藝術、影視劇作精品,力爭每個品牌至少打造一個有較強影響力的演藝項目。
舉辦特色節事活動。提升數字國際熊貓節、巴人文化藝術節、大蜀道文化旅游節、四川甘孜山地旅游節等特色節事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創新舉辦學術研討會、文藝展覽展演、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美食節、體育賽事等各類節事活動。
深化區域合作,協同整體營銷。充分發揮“十大”品牌文旅發展聯盟作用,整合政府機關、文旅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對外宣傳推廣力量,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活動。
《方案》圍繞推動文旅經濟轉型升級,以文化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域旅游理念為引領,聚焦資源范圍、產品、線路、項目和推廣,整合優勢特色資源,持續開展“對內注重提品質、對外注重美譽度”管理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發揮精品景區的核心帶動作用,培育形成新的國家級和區域級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品牌,構建多層級、寬領域、特色化、多樣化的文旅品牌體系,推動巴蜀文化影響力、四川旅游吸引力、文旅產品供給力、文旅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促進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
|圖文來源:第一旅游網、網絡
| 編輯:四川晟景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從該網站轉載本文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支持原創!
| 素材來源:第一旅游網
|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