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基于旅游和人力資源的獨特優勢,應積極推進文化旅游的融合和發展。6月2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來了!晟景文旅從該規劃挖掘到,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方向。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優勢疊加、雙生共贏的良好局面。
一、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
依托文化文物資源培育旅游產品、提升旅游品位,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游體驗。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將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景區景點,把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納入旅游的線路設計、展陳展示、講解體驗,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提升硬件和優化軟件并舉,提高服務品質和改善文化體驗并重,在旅游設施、旅游服務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內涵,體現人文關懷。
二、以旅游促進文化傳播
發揮旅游覆蓋面廣、市場化程度高等優勢,用好旅游景區、導游人員、中外游客等媒介,傳播弘揚中華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旅游成為宣傳燦爛文明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推動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劇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等成為旅游目的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
三、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
推進文化和旅游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推動旅游演藝、文化遺產旅游、文化主題酒店、特色節慶展會等提質升級,支持建設集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等于一體的文化和旅游綜合體。鼓勵在城市更新中發展文化旅游休閑街區,盤活文化遺產資源。建設一批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推進文化、旅游與其他領域融合發展。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培育文旅融合業態。發展工業旅游,活化利用工業遺產,培育旅游用品、特色旅游商品、旅游裝備制造業。促進文教結合、旅教結合,培育研學旅行項目。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建設具有人文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結合傳統體育、現代賽事、戶外運動,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間。實施一批品牌培育項目,推動文旅融合品牌化發展。探索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用原創IP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旅融合品牌。
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要把握五個方面的基本原則中的第五個原則就提到,要堅持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
我們從該規劃的指導思想得知,將要大力推進文化鑄魂、發揮文化賦能作用,推進旅游為民、發揮旅游帶動作用,推進文旅融合、努力實現創新發展,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文化與旅游相生共興,相輔相成。特別是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旅游者正跨入深度旅游階段,文化日益成為支配旅游活動的精神支柱和旅游經濟的重要引領。旅游則是文化實現教化功能與娛樂功能的重要載體,是發掘、弘揚、優化、保護和豐富文化的有效途徑。以文化為內容、旅游為平臺的文化旅游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是旅游發展的大趨勢。
| 素材來源:網絡
|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