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下行加劇地方產業轉型困境,文旅產業成為破局關鍵抓手。當前中國文旅正從2.0邁向3.0時代,產旅融合已成必然趨勢。如上文所述(點擊查看:規模經濟失速,地方經濟路在何方?),在這個全球經濟下行疊加地方經濟轉型困難的時代,要系統地解決發展問題,地方政府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抓手,而文旅產業是首要抓手。
一、為什么選用文旅產業作為重要抓手
相較于工業和農業,第三產業中的文旅產業具有周期短、三產融合黏性強、變現能力強等特點。
比如云南的“普洱茶旅”,傳統的普洱茶從種植到少量采摘大概需要3-5年,而加工普洱到經銷變現需要6個月左右,整體周期長,變現能力也很容易受當年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而如果導入文旅產業,設置茶旅項目,打造”茶園觀光采摘-游客定制茶餅壓制/包裝-茶道研學、民宿、電商直播”產業鏈,不僅可以連通一二三產業,整體變現周期也可以縮短至1年內。因而,文旅是提振地方經濟的關鍵所在。
而在全球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文旅產業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無論從政策、社會還是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文旅產業都將成為城鄉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驅動內循環、傳播文化自信的新引擎。
二、從政策來看,“旅游強國”是新方向
2024年5月,在全國旅游發展大會上,習近平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而2024年4月,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重要講話。他強調要“促進中央企業與西部地區融合發展。把旅游等服務業打造成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p>
由此可見,文旅不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助推器”,而是中國經濟繼續繁榮發展的堅實基礎,更是中國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三、從社會趨勢來看,文旅產業是新的“穩定器”
目前,中國已處于后工業時代(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年中國第三產業占比已達56.7%,第二產業占比連年下降,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創新增長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方向。以上種種情況和指標看來,中國已進入了后工業化時代)。
同時,中國也要面臨另一個重要難關——老齡化。根據中國民政部發布的《中國社會報》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97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已經邁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國際社會通常認定,中度老齡化是指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20%或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14%)。
由此可見,未來中國將在后工業時代和老齡化社會的雙重影響下,開啟經濟發展的新篇章。在這個過程中,文旅產業將會成為社會發展的穩定器。
1、以史為鑒:日本是直面相似經濟困境的先行者
普遍認為,昭和末期的日本與中國的社會現狀有高度的相似性。事實上,在經歷戰后規模經濟的高速發展后,日本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進入了后工業化時代(根據日本內閣府的國民經濟核算相關數據,上個世紀80年代,其第三產業占比超過60%,第二產業連年下降,經濟發展方向也開始轉向創新型產業)。而進入90年代,日本開始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1995年日本全國人口普查中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占14.5%。數據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然而,其與中國的相似性遠不止于此。
(一)相似的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困境
工業見頂疊加老齡化社會,使得日本在經歷戰后的高增長后,開始出現經濟發展隱患。而彼時,日本社會還面臨著新的國際挑戰。1985年,因常年的貿易順差,日本被迫與美國簽訂《廣場協議》,使日元快速升值,最終影響日本產品出口,加劇了日本的經濟和社會危機。1990年“平成鬼平”三重野康開始實施金融緊縮政策。這一現在看來有些過激的金融政策,在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的同時,也開啟了日本經濟失序的序幕。而如今中國,同樣要在承受國內經濟轉型和人口老齡化的同時,還要迎面美國帶來的經貿挑戰。國內外宏觀社會經濟困境,是這兩個國家進行產業升級必須直面的難關。
(二)相似的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困境
進入21世紀,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制造業企業外逃,日本地方經濟空心化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自90年代中后期以來,因本國勞動力老化、工資上漲等因素,日本制造業外流的浪潮難以阻擋。以汽車產業為例,2015年后,日本汽車業海外生產比率超40%,而這一數據在1985年則不足10%。因此,原本以制造業為主戰場的地方經濟開始呈現空心化態勢。
(△數據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企業海外經營活動調查)
同時,受工作機會減少、生活環境單一無趣等因素影響,日本的邊緣城市和鄉村開始出現人口空心化。以北海道為例,2002年-2019年間,每年平均流出人口超1萬,而20-60歲勞動力人口也是該城市凈流出的主力軍。
后工業化時代、人口老齡化、來自美國的經貿壓力、房地產泡沫、地方經濟空心化,是這兩個國家在不同時期內面臨的共同困境。而作為經驗范本的日本,總會給中國一些處理危機的啟發。
2、重壓之下:日本如何走出新的道路?
90年代中后期日本所面臨的困境,為日本經濟復蘇布上陰霾。在國內國際雙重壓力下,文旅產業為其經濟的穩定和弱復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為了更好地推動國家文旅產業發展,日本開展了以下四項主要措施。
(一)觀光立國,大力發展旅游
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后,長期經濟低迷和人口老齡化迫使日本積極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2003年,日本開始實施“觀光立國”戰略,采取政府主導,從國家層面制定觀光產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大力促進以國際觀光為代表的旅游業發展。一方面,外國游客在日消費有助于推動日本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振興地方經濟,提升地方就業率;另一方面,入境游可以使外國游客親身感受日本文化,深化日本文化的對外傳播,提升日本國際形象。
而經過20余年的政策推動,日本旅游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雖然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大,下降趨勢明顯,但2023年起開始強勢反彈。
(△數據來源:JNTO)
根據《日本旅游白皮書》顯示,疫情前,在名義GDP增長的40萬億日元(從2012年到2016年)中,旅游業約占4.5%(約2萬億日元),成為日本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性產業。
(△數據來源:《日本旅游白皮書》)
(二)六次產業理論,促進三產結構優化,推動產業深入融合
自90年代中后期以來,日本工業發展陷入瓶頸,制造業外逃對地方經濟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同時,日本素來受地形和國土面積影響,都是一個農業自給率低的國家。因而,為振興日本地方經濟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政府將目光放在了農業上。然而,農業的發展周期長,成果變現受市場和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因此,1996年,日本學者今村奈良臣提出著名的“六次產業理論”。
在實踐的過程中,六次產業理論被解釋為“1×2×3=6”,它以旅游業為鏈條,大力促進三大產業的協同合作,最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產生出遠超簡單相加的經濟效益與價值。這種融合打破了傳統三大產業的界限,實現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以三重縣mokumoku農場為例,它以"農業文旅化"為核心邏輯,通過"主題化場景+沉浸式體驗+產業鏈變現"的模式實現商業閉環。具體來說,該農場以"豬"為主題IP,將農業生產(養豬/種菜)、加工(香腸/啤酒工坊)、消費(餐廳/商店)三大環節全部轉化為可參與的文旅體驗項目,如小豬賽跑觀賞、香腸DIY課程、透明工廠參觀等,讓游客在游玩中自然完成消費轉化。同時,它也通過故事化包裝(如農場日記)、萌系IP形象和季節性活動策劃,形成持續吸引力,切實促進了一二三產業全面且深度融合,最終實現了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的跨界集約化配置。
而自此,日本的第三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從1994年至2015年,第三產業占比上浮至72.7%。這一數據的躍升,也昭示著日本社會成功實現了經濟發展的動能煥新和接續。
(△數據來源:日本內閣府-國民經濟核算年度報告)
(三)以文旅為抓手,切實撬動產業投資新標的
旅游需求也催化了許多對日本產業鏈的投資。這些投資不僅局限于第三產業,也包括工業和農業。比如,為滿足旅游客群對維他命的購買需求,2016年,醫療保健產品制造商曾投資30億日元來改善維他命的生產能力。2018年,為滿足因旅游業而日益增加的美妝和健康食品需求,某公司曾投資110億日元建造新工廠。由此可見,文旅產業可以更好地促進產業融合,增強產業發展動能。
(△數據來源:《日本旅游白皮書》)
(四)IP出海,尋求新增長點
泡沫經濟破滅后,為了謀求更大的市場和發展,日本電影、動漫等文娛企業開始尋求出海的機遇。而這種日本文化符號的輸出,也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如下圖可見,日本動漫產業在海外市場的規模變化與日本國際旅客人數息息相關。因而,IP出海并不單純是企業的商業行為,更深刻地影響著國家第三產業的發展。
(△數據來源:《日本旅游白皮書》)
時至今日,還有無數中國的年輕人,以對日本動漫探源的心態來到日本旅行,這也足以見得日本IP出海的成功。
四、以文旅為引擎的產業融合發展,成為地方經濟的新解法
若將視角重新放回到中國,從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看,文旅產業必然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黏合劑”和新增長點。目前,文旅產業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0旅游+(沿旅游業向外延伸消費,單向輸出)、2.0+旅游(原產業附加旅游功能增加效益)、3.0產旅融合(以旅游業為融合樞紐重構產業鏈+驅動生產要素和消費需求雙向流動+實現價值倍增杠桿效應)。
如今,中國的文旅產業已經走過了1.0時代,正從2.0時代往3.0時代邁進,未來我們必將迎來產旅融合的新時代。
(△圖片截?。宏删拔穆卯a旅融合發展服務手冊)
晟景結語
當前,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格局重塑、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地方經濟傳統動能減弱等嚴峻的挑戰,文旅產業似乎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向上突圍的關鍵砝碼。而如何刺激文旅產業迭代升級?如何促進產旅深度融合?又將是一個全新的命題。晟景文旅研究院立足產旅融合新視角,推出系列深度解析文章,解構困局,重構邏輯,探尋破局之道。敬請關注!
圖片素材:平安證券研究所,JNTO官網,日本動畫協會,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網絡
嚴正聲明: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素材來源:網絡
|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